close

“The Year of the Dog” 是一本主要寫給小朋友看的英文小說,作者叫Grace Lin。之前在書局看到這本書時,大概認為它不外乎就是本有關中國的書,並沒有太注意,這次在Jessica學校書展時,隨手翻翻,發現作者來自台灣,這倒吸引了我的興趣。

故事是以一位華裔美國小學生為主軸,並以慶祝狗年新年做為引言,帶出她夾在
2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一些見聞及衝突。當中描寫她在小學的生活及經歷,媽媽覺得女兒可能也會碰到類似的狀況或問題,所以覺得女兒應該讀讀這本書,加上作者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將中國傳統節慶及風俗民情穿插其中,讓同樣來自台灣的我們讀起來,常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最令媽媽印象深刻的是主角
Grace學校的綠野仙蹤話劇表演,小朋友可以登記希望演出的角色。想當然爾大家都想當主角桃樂絲,於是Grace也登記爭取。這期間,她跟其他競爭者一樣,非常努力的練習唱歌,走到那唱到那,完全陶醉在桃樂絲的角色中。就在輪到她試鏡前一刻,同學的一句話把她頓時打入冷宮:你不可能當桃樂絲,桃樂絲又不是華人!在這關鍵時刻,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連老師請她上台試鏡,她都放棄了。而她心中也開始質疑華人是不受重視的,因為沒有一本書、電影、或話劇是以華人為主角的!(媽媽心想,如果演的是花木蘭,那她就是不二人選了!)也因此,她開始有了自己寫一本有關華人的小說的動機。

這段文章讓我想起一位台灣朋友的故事。他的子女在美國出生成長,接受美國教育直到高中,隨著朋友回台定居,就讀實驗中學雙語部。他的孩子告訴他,他們覺得
回來台灣是對的,如果不是回到台灣,他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不是白人!我想這和小說中的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Grace算起來該是華裔移民的第三代了,不會說台灣話及中文,也常疑感到底該跟別人說自己是Taiwanese American還是Chinese American,最後她媽媽只好告訴她,就說自己是American就好了!

最讓
Amber印象深刻的是,Grace因為不會說台灣話及中文,而在參加台灣移民的夏令營時,被其他來自台灣的小朋友取笑。這件事讓Grace相當挫折,哭了很久。Grace想起自己也曾在學校被同學這樣質疑過為什麼你是華人卻不會說中文,好心的老師替她解圍反問同學:你的父母是義大利人,你會說義大利話嗎?同學搖頭,啞口無言,老師於是說:那為什麼Grace得會說中文呢?大家都生活在美國,而在美國,大家都說英文!” 

書中提到的一些風俗,對媽媽來說都相當熟悉,例如過年吃水餃及魚等年菜,除夕夜熬夜為父母增壽,慶祝初生的寶寶大家吃紅蛋,並送寶寶紅包等。其中的一些東西方差異也是我們現在遇到的狀況,例如姓寫在名字後面,連有些菜的名字也是如此,例如蛋芙蓉跟芙蓉蛋;在學校用英文名字,在家用中文名字等。但我想對女兒來說,有些風俗文化或對台灣蔬菜等物品的描述,我得再跟她們說明一下,免得她們看不懂。

作者還提到因為
Grace及眾親友參加某親戚新生寶寶的紅蛋派對,親友太多沒地方睡,Grace只好與其他小朋友擠在餐桌下睡,隔天起來脖子有點扭到。她阿媽於是拿起毛筆在她脖子後方揮毫,左邊寫個字,右邊寫個字。這對我來說倒是件新鮮事,從來沒聽說過。她阿媽說,因為虎會追豬,這樣脖子就會好了,搞得Grace一頭霧水(我也是),一直擔心萬一墨水洗不掉,準會被同學笑。我和女兒看了都大笑不已,我猜因為虎追豬,代表氣就順,血液就流通,所以就會好了吧!好好笑!

對於新舊
2代對東西方節慶重視程度的不同,也帶出許多笑點。例如Grace覺得感恩節就是要吃火雞,但她父母都覺得火雞太大隻了吃不完,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雞就好,然後用自己熟悉的偏東方的方式慶祝,Grace的姊姊說:可是當時pilgrims不是這樣吃的啊?她父母則說因為當時他們沒有吃過中國菜,如果他們吃過中國菜,我打賭他們會想像我們這樣吃!唉喲,真是笑倒我也!

其他諸如此類好笑的故事不勝枚舉,而且大多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加上文章中不時穿插可愛有趣的插圖及中文字,讓我和女兒動不動就不自覺得捧腹大笑起來!除了頗有同感外,也對這本書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傳達東西方差異跟台灣特殊風俗民情表示肯定。因此,媽媽要
Jessica再到學校買幾本回來(還好媽媽是義工,可享八折優惠),打算一本捐給Jessica班上,一本送給AmberESL老師,一本送給Katie(Sue的女兒),讓大家也多少了解一下台灣的風俗民情,順便體會一下AmberJessica現在可能的處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DE 的頭像
    JADE

    Blog of the J.A.D.E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